影视娱乐资讯>>资讯>>内容

83 版《射雕》爆火背后,荧屏后的 “奇闻轶事” 大揭秘

日期:2025-05-02 08:36:52    标签:  

       史上最经典的83版《射雕英雄传》是由香港无线电视台(TVB)制作的,从1982年11月到1983年6月,共用了半年时间,完成了《铁血丹心》、《东邪西毒》、《华山论剑》三部曲,共59集。


       因为资金有限,这部剧集的总投资是380万元,每集5万元,在当时的香港,从影视资金方面来说,是比较拮据的。
       当时的技术也不像现在这样发达,很多大规模的场面,都是靠人工的智慧来完成的。


       荧屏上的成功,大家都有目共睹。但是,拍摄后面的艰辛及一些趣事,观众是不知道的。下面,来说说这部剧幕后的一些花絮。
       一、
       选角。
       这里只说最重要的角色黄蓉的选角。
       作为此剧的监制王天林(著名导演王晶的父亲),拍摄前曾立下军令状:“要拍出金庸笔下的江湖,更要让观众记住角色的魂。”


       要记住角色的魂,那么扮演这个角色的演员一定要是最好的。
       在开拍前,TVB向全社会发布公告,公开选拔饰演黄蓉的演员。
       在3000名应征者中,经过层层选拔,名不见经传的只有1.55米的TVB的服装助理翁美玲,把其他的三个强有力的竞争者,亚洲小姐黎燕姗、澳门小姐吕静红及颜值在线的小有名气的司马燕一一打败。


       据说,“港姐第八名”翁美玲只使用了一招,就赢了。是什么招数呢?
       当时,穿着戏服的翁美玲,手持打狗棒,做了个侧翻动作,轻轻落在《射雕英雄传》作者金庸的面前,双手合掌行礼,笑吟吟地对金庸说:“桃花岛岛主之女黄蓉拜见金大侠。”


       金庸对翁美玲的表现很满意,同意由她来饰演黄蓉。
       当然,金庸只是作家,虽然以前当过编剧,角色最终不能由他来拍板。但是,他的意见对于王天林及导演等人是有很大影响的。最后,经过一番讨论,剧组决定黄蓉由翁美玲来演。
       这里顺便说一下,黄日华原定是饰演杨康,郭靖的人选原定是当红小生林嘉华,由于档期的原因,林嘉华辞演,王天林才临时决定由黄日华来演郭靖。


       陡然改变角色,令黄日华无法适应,怕演不好,连连推辞。是王天林的一句话“郭靖不需要演技,只需要真心,”才稳住了他,诚惶诚恐地接受了这个任务。
       杨康原定由郑少秋出演,因档期原因换成新人苗侨伟。
       成吉思汗由当时只有37岁的秦沛出演,与近六十岁的成吉思汗角色年龄差达20岁。为了解决年龄差的问题,秦沛只得靠粘上浓密的胡须、故意压低声线来完成“逆龄塑造”。




       当年的周星驰还未出名,在剧中饰演金兵乙及被梅超风一掌击毙的练功材料,只露面3秒钟,四句台词。可是,3秒钟镜头却被设计了三种倒地姿势,导演认为这是浪费时间,会耽误拍摄进度,当场就发怒。
       二、
       培养“感情。”


       扮演郭靖的黄日华与扮演黄蓉的翁美玲在此前并不熟悉,因为他们在戏中是演小情侣。为了把情侣之间的那种爱恋拍出韵味,剧组特别安排他俩经常在一起,或是交流演戏心得,或是嬉戏打闹,增进他俩的“感情。”
       三、
       服饰及道具
       为了节约成本,剧中的戏服多次重复使用,黄蓉的多套戏服是由其他剧组的旧衣改造而成,头饰大多是塑料制品。
       为了拍出来的效果更有古典武侠的感觉,服装设计师陈惠英,不辞辛劳,硬是用手工缝制了300多套戏服。


       黄药师的玉箫,是喷漆后的PVC水管。
       梅超风的长长的指甲是用有机玻璃定制的。
       四、
       布景造型
       因为资金及进度的原因,此剧全程都是在香港拍摄,没有到外地去取景。
       为了营造漠漠草原,剧组在香港大屿山选中了一块荒地,搭建了一些蒙古包,还买来少量的羊(反复利用),人工布置枯黄草木。




       拍摄黄沙漫天时,用大功率鼓风机对着面粉狂吹,演员们则一边开口念台词,一边不停地吐面粉。
       在一片不足百米的人工草皮上,郭靖扬鞭策马来回驰骋,靠剪辑师的巧手,拼接出了辽阔的草原。
       后来,翁美玲接受采访时说:“拍完戏,衣服里能够抖出半斤面粉。”
       对于灵魂角色黄蓉的造型,造型师定调用麻花辫加杏眼樱唇,再配上颜色各异,款式不同的多套戏服,古怪精灵的黄蓉就这样走进了观众的心里。不曾想,这种造型成为了以后古装港剧的模板。


       梅超风九阴白骨爪的效果是用干冰机制造烟雾再加蓝光滤镜得来的。
       华山论剑的场景,是花了72个小时,用塑料泡沫雕刻出山石模样,再加投影背景完成的。




       桃花岛迷宫是用镜面反射原理,搭建的12平米的微型景观,而且,场务还要匍伏在地上操纵机关。
       香港从来不下雪,大雪纷飞的场景,是花了不菲的价钱,用一台日本制造的造雪机,不停地造雪才得出来的成效。




       轻功飞翔拍摄时,演员绑在威严上,站在蹦床上。往上用力一跳,工作人员用力拉钢丝,人就飞了起来,拍出来很有飘逸的感觉。这是年仅29岁的武术指导程小东发明的。


       五、
       食宿
       剧组驻扎在大屿山期间,60余人住在集体宿舍,每人的伙食标准是15港币一顿。有时,七八个人一桌才四个菜。


       六、
       辛酸
       拍摄时,正当浓冬,天气寒冷,演员们不得不在戏服内套上棉服御寒。这样还不行,演员与幕后人员就放开嗓子,唱起歌来抵挡寒冷。






       在零下五度拍摄时,翁美玲不得不在单薄的戏服内贴六个暖宝宝。
       拍摄“黄蓉重伤”戏份时,翁美玲坚持不用替身,在碎石地上翻滚。尖锐的石子划破她的手臂,鲜血渗出戏服,她却要求导演继续。
       扮演丘处机的夏雨冷得在片场不停地跳来跳去。
       扮演周伯通的秦煌体重超过200斤,每次吊威严,钢丝都勒入了他的皮肉内,疼得他直流冷汗,但他却坚持不用替身;在另一场海上漂流的戏中,他在冰冷的海水中整整泡了4个小时,上岸时嘴唇青乌,全身颤抖,站立不稳。


       最有看头的降龙十八掌爆炸特效,也是武术指导程小东想出来的。他先把黄日华吊在五六米的高空,再叫一些工作人员在镜头外不停地快速地扔沙包,再用鼓风机猛吹,把沙包吹散。一场戏下来,黄日华等演员全身都是沙土。
       七、
       音乐
       音乐的词曲者“辉煌组合”黄霑与顾嘉辉为创作《铁血丹心》,整整在录音棚关了三天。他们想出了用中国传统乐器二胡模拟马蹄声,用电子合成器创造战场鼓声。


       在录制时,他们还让演唱者罗文与甄妮背对背演唱,这样来创造“隔空对话”的史诗感。
       全剧共有28首原创音乐及配乐,广为流传的《世间始终你好》的副歌,竟然是黄霑喝醉酒后的即兴哼唱。
       八、
       意外趣事


       杨康作为平民子弟,在与官兵打斗时,所戴头套突然脱落。没有办法,只得重来一次。
       在休息时,演员们绷紧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了。


       扮演郭靖二师父的演员许绍雄忍不住连打呵欠,可见拍戏太紧张太累。
       拍给王爷祝寿这场戏中途休息时,演员们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放松了全身的细胞,随意地坐在地上,没有包袱。


       杨康挨打那场戏的休息间隙,大家围坐在一起,聊一些与拍戏有关或无关的趣事,每个人都开心大笑,片场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

       83版《射雕英雄传》就像一坛陈年老酒,时间越久越醇厚,越容易不知不觉间把人醉倒。
       金庸在探班看到演员们拍戏时的艰辛,说:“他们不是在拍戏,是在用热血写一部新的江湖传说。”

相关花絮

旋转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、电视剧分集剧情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旋转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滇ICP备2023009294号-90